近日,一批位于海棠区的南繁科研用地,经海南(三亚)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 “三亚农交中心”)完成流转鉴证。该产权凭证的出具,不仅为科研机构用地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,还促进了农民增收,实现了多方受益。

三亚南繁基地作为种业“加速器”,承担着全国70%以上农作物品种改良任务,独特气候能实现 “一年三季” 加代繁殖,大幅缩短育种周期。然而,用地碎片化和权属复杂化曾是制约科研的瓶颈。面对这一挑战,三亚农交中心提前行动,对12个行政村土地权属和流转意愿进行全面摸查,为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政策实施后,三亚农交中心迅速行动,构建“线上鉴证+线下服务”双轨机制,对每一笔交易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流转程序合规、内容合法。截至目前,已顺利完成5个村约1595亩南繁科研用地流转,为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提供13年稳定用地保障。
政策实施后,三亚农交中心迅速行动,构建“线上鉴证+线下服务”双轨机制,对每一笔交易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流转程序合规、内容合法。截至目前,已顺利完成5个村约1595亩南繁科研用地流转,为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提供13年稳定用地保障。

土地流转不仅为科研带来便利,更为农民带来增收新机遇。过去,土地分散经营收益微薄;如今,农民集中流转土地给南繁单位,每年收获稳定租金,还能参与南繁产业获得就业机会,收入大幅提升。海棠区藤桥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全业旺算起新账本:“1亩水田年租金2200元,农闲时在南繁基地务工月挣5000元,加上村集体分红,年收入翻三倍。”
三亚农交中心相关负责人麦志丹表示,南繁科研用地流转鉴证如同一颗紧密咬合的齿轮,带动国家、农民和南繁单位协同发展。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秩序,还为南繁科研事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三亚农交中心相关负责人麦志丹表示,南繁科研用地流转鉴证如同一颗紧密咬合的齿轮,带动国家、农民和南繁单位协同发展。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秩序,还为南繁科研事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责任编辑:三亚环农集团